——临摹杂谈
学习书法要有范本,范本常常被俗称为“字帖”,或者叫做“碑帖”。
实际上,碑和帖是有区别的。碑,就是在石板上刻上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志,也可以用来刊刻文告,这些东西在秦以前统称为石刻,汉以后叫做碑,如纪念碑,墓碑等等。为了记载某人某事,在建筑物、庙堂、墓地等场合往往刻在一个定制的石板上,有些情况下,则是刻在山崖上。后代的人看到这些碑刻上的字很好看,值得学习,就用纸和墨把它描拓下来。整张的拓下来的叫“拓片”,把拓片裁开装订成册的叫“拓本”。我们把碑刻的拓片或拓本统称为碑版。尽管许多碑刻远在周秦时期就已经刻成,但制成拓片和拓本,大多是五代或宋朝以后的事情。
碑版上的字,是由书法家直接写在石头上,又经过刻石匠人用刀子刻凿,这个过程中,难免掺有石刻艺人的再创造。同时,因为写字用笔,石刻用刀,刀锋在石上显得雄强方正,气势开阔,立体感强。而且碑石一般放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因此,碑上的字很少用行书和草书的,绝大多数是方方正正,规规整整的楷书,隶书或篆书。
帖,原来是指写在绢帛上的书信,后来把一般的笔记和手札,包括一些书家的书法作品都叫做帖。帖有三类,第一类是真迹,这一类十分珍贵。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有文物价值;第二类是影印本,如果照相制版技术高明的话,可以逼真,这一类常称“墨迹本”。“墨迹本"接近于真迹。笔画之间似断还连,气韵呼应,来龙去脉历历可见。第三类就是把书法家的墨迹,勾描下来,翻刻在石头上,然后照碑版的办法制成拓片或订成拓本,称为“翻刻本”,或叫“刻石本”。这一类往往失真。我们常见的“三希堂法帖”“淳化阁帖”一类集大成的帖本,往往都是“刻石本”。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书法家,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字帖手迹,是我们学习的好范本。
有了碑帖,如何学习呢?概括起来,学习的方法就是“摹、临、读”。
所谓摹,就是把纸蒙在字帖上面,用毛笔遵照笔顺和用笔的规矩,把显现的字迹描摹下来,有两种描法,一种称为“双钩法”,就是把字笔画的外缘描下来。形成镂空的字形,另一种称为中线摹描法,笔的中锋走在字画的中线上,把字描摹下来。看上去,“摹”的方法最省心、省事,而收效往往较好,尤其是初学书法的人,第一步就应当摹字帖。
我们所说的“摹”,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意境:第一种意境就是依样画葫芦,刚刚学习书法只能如此,碑帖上的字如何排布结体,就描成什么样式,这样做,一般可以学到每个字的基本结构。第二种意境就是在依样画葫芦的基础上前进一步了,就要仔细地看准碑帖上每个字笔画之间的来龙去脉,前呼后应,左顾右盼的关系,然后参照它用自己的笔意把它写下来。第三种意境,就是在前面两步学习的基础上,完全用自己已经掌握并熟练的笔法,参照碑帖的字,大体相似地书写下罘。这三种意境,实际上是三个步骤,由依葫芦画瓢,到有自己的笔意,直至写出似象非象,似真非真,似我非我的字来。
所谓临,那就要比摹更进了一步,就是把碑帖放在面前,分析研究一个字的点画、结构、笔意,然后再仿照它一气呵成地写下来,这种临帖的方法,又称“对临”。还有一种临法,称为“背临”,就象背书一样。在熟悉了这份碑帖之后,不看着它,把字默写出来,这就起码要求记得字的大体结构,最终能够,“烂熟于心”。
临写碑帖,除了要仔细揣摩之外,最忌的是写一笔看一笔,因为这样势必失去字的整体意味,把一个跃然纸上的字,写成没有生气的笔画堆积,这就达不到临写的目的。
这里讲的所谓“读”,并不是朗读的意思,而是指的是看,不是眼到心不到地看,而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仔细读帖,就要细心分析,比较,找出其用笔特色,笔意的归宿,有时间则加以模仿。
读碑帖要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要多看,多读,日久天长,潜移默化,不仅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能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有人说看得再多,还不是落得个“眼高手低”?其实,眼高手低是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不是讲艺无止境吗?何以才能体会到这个境界呢,就是眼界要高,要看到“前面还有更高的境地”。眼高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眼高”表示了有一种追求,有一种更高级的向往。学习书法,总是先达到眼高手低,再反复临摹,眼促手高,手随眼高,心摹手追,心手相应,如此追求,艺无止境。传说古代一位大书法家,看到一块碑刻,站着看,累了,坐下来看,走回去好远,又倒回来再看,后来据说索性睡下来,看了三天。苏轼就喜欢把前人的墨迹挂在家里,反复观摩日夜观看。
有人甚至于说,书法有八成的工夫是“看”出来的,这未免有些偏颇,但却说明了“读
帖”的重要意义,况且读帖不受时间、地点、环境、工具的影响、一有空闲,翻开就看,不受笔墨纸砚的限制,也不需要书桌、写字台,积小步而成千里,收效一定是煌然的。
在明白了学习碑帖的三字要诀后如何合理安排呢?先摹还是先临呢?
我以为,临和摹要交替进行,对于学习书法的人,尤其是成年人,摹的收效要快一些,诚如上述的摹帖的三种意境,循序渐进,成效会显著的。初入门者要摹,即使自认为书法已经有些功底的人,也还是要摩。
那么,到底选哪一本字帖来学习呢?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人要做成一件事,首先要有兴趣。我国有句谚语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有道理的,有兴趣,才能乐此不疲,才愿意去动脑筋,去看,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面对着浩如烟海的现存碑帖,可以先请教老师推荐若干份,然后把这些字帖找来看,自己认为哪一种好看,想学,你就从哪一本学起,不要受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些不负责任的论调的限制,不一定“学书先学颜”嘛,不一定王羲之的字就无懈可击,并将之奉若神明嘛,因为各人的气质不同,会与不同风格的字发生共鸣,如果强求一律,不承认天赋,将是会扼杀创造性的。
实际上,几乎每一个书法家的作品都会被人说短道长的,而且有的是客观存在的,还找不到尽善尽美的顶峰。因此,在临摹阅读时,不能只临一个作者一种风格的字,因为那样则终身只步后尘,亦步亦趋,不能创新。
那么,是不是同时写好几家,好几种字帖呢?也不能这样,比较好的办法是从一家钻进去,从百家跳出来。就是说,先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字写下去,写得熟了,或者基本上形神肖似了,这时可以同时临摹几种碑帖,博采众长,神法诸家。最终就会在一家基础上,融会各家笔意,这是一条较好的路子。
选什么字体入门好呢?传统的说法都是从楷书入门,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楷书方方正正,把汉字笔画规范为横、竖等几个单元笔画。基本的笔法可以从中得到训练,而且汉字的稳重端庄的结构,可以在楷书中学到。
是不是别的字不能入门呢?绝不是。如隶书姿态优美、庄重、笔画有动有静,笔法容易上手,是入门的好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写隶书甚至于更容易入门。我是主张从汉代的隶书碑版入门学习的。还有人主张从篆书学习入门,但更多的人持有异议,理由是篆书不容易认识。其实,这也未免偏激,篆书结构工稳,中锋用笔,注重神采气韵,如果不谈实用价值,仅仅谈论书法学习的入门,学篆书并不是不可以入门的。至于从行书能否入门,其情况与篆书入门说差不多,同意者少,反对者多,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行书入门,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而行书的实用意义更大。也更容易排布得美一些,初学者最容易对行书发生兴趣。
总而言之,只要认真学习,反复临摹,无论篆、隶、行、楷,都可以作为书法学习的入门的。但为了有利于掌握笔法和字的结构,还是应当从隶书或楷书入门好一些。
那么,是学习碑版呢,还是学习法帖?一般而论,碑版借助于刀工,笔力较刚劲雄强,结构严密险峻,而法帖则秀丽自然,袅娜多姿。初学者,笔力往往不足,常常软美有余,刚劲不足,所以,从这层意思上说,应当先学碑版,楷书则学魏碑,隶书宜选汉隶。在学习碑版时,切不要排斥帖书,要学习帖书中呼应连绵,飞动自然的舞蹈美,把秀美的成分掺揉到刚劲的笔力中去,书法就秀劲美好了。书法理论上常常提到的“公主与担夫争道”,“公孙大娘舞剑”,这些就是把公主和公孙大娘的美丽秀媚与担夫的刚猛雄壮,宝剑的刚厉锋锐的气质相结合,形成刚柔相济,秀劲动人的字形。
某种意义上说,秀媚是形美,刚劲是神美,前者易于摹仿,后者不易学到。所以,作为入门练习,更加应当注重后者,选学一些汉魏碑版。
至于不同书体的特色和学习方法,将在今后的几讲中分别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