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篆体字杂谈 >

篆刻家王尔度的个人简介

时间:2025-03-07 11:20:48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一、家世与早年经历

  王尔度,字顷波(一作顷陂),号古梅阁主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籍贯江苏暨阳(今江阴)‌。关于其家世记载较少,但从其艺术成就推测,早年可能接受传统经学教育,并受江南地区金石文化熏陶,奠定其篆刻与书法基础。青年时期,王尔度开始专注于篆书与篆刻,以清代篆刻大师邓石如(完白山人)为宗,潜心临摹其作品,逐步形成个人艺术风格‌。

  二、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

  篆刻成就‌

  师承邓派‌:王尔度篆刻以邓石如为宗,强调“印从书出”,将篆书笔意融入刀法。其印风工稳自然,结体方正秀美,融合秦篆与汉篆特点,既保留古玺的庄重,又兼具文人篆刻的雅致‌。

  摹古与创新‌:同治十一年(1872年),王尔度历时多年摹刻邓石如印作,编成《古梅阁仿完白山人印賸》二卷。该印谱以精准摹刻著称,虽被评“神韵稍逊”,但形貌逼真,使邓石如部分佚印得以传世,成为研究邓派的重要文献‌。

  古印复刻贡献‌:晚年受金石学家吴云之邀,为《两罍轩古印漫考》摹刻古印章及钮式,作品以“精妙绝伦”著称,展现其高超的摹刻技艺与对古印形制的深刻理解‌。

  书法造诣‌

  篆书典范‌:王尔度篆书取法邓石如,笔法圆润饱满,结体端庄舒展,代表作《过眼云烟金石录》七言联可见其用笔“结实饱满,圆转自如”,布局严谨,无矫饰之态,体现“正局”美学‌。

  隶书与多体兼修‌:除篆书外,兼善隶书,书风古朴厚重,反映其全面掌握秦汉文字体系的能力‌。

  三、代表作品与文献

  《古梅阁仿完白山人印賸》‌

  该印谱收录王尔度摹刻邓石如印作,由张玉斧(屿)双钩边款并刻于木版,二人合作被誉为“双绝”,不仅保留邓派技法,亦为后世篆刻家提供临摹范本‌。

  印谱中部分作品现藏于国内外博物馆,成为研究清代篆刻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两罍轩古印漫考》摹刻‌

  王尔度摹刻的古印章及钮式,精准再现秦汉印风,尤其对战国玺印的线条与章法处理,被赞为“精妙绝伦”,推动晚清金石学与篆刻的学术结合‌。

  篆书对联与题刻‌

  传世墨迹如七言联“过眼云烟金石录,赏心风雨竹梧阴”,现为私人收藏,其篆书风格被视作邓派传承的典型范例‌。

  四、艺术影响与历史评价

  对邓派的传承与发扬‌

  王尔度作为邓石如后学的代表人物,通过摹刻与创作,使邓派篆刻在晚清得以延续。其作品虽少突破性创新,但技法纯熟,成为连接邓石如与近代篆刻的桥梁‌。

  近代篆刻家如吴让之、徐三庚等均受其影响,间接推动邓派与浙派的融合‌。

  学术与市场价值‌

  王尔度作品在当代拍卖市场中备受关注,其篆书对联与印章屡现拍场,价格稳中有升,反映其艺术价值的持久认可‌。

  学术研究方面,《广印人传》《再续印人小传》等文献均载其生平,现代学者多从技法与历史角度分析其贡献‌。

  五、晚年与逝世

  王尔度晚年隐居故里,专注于篆刻创作与金石研究。1919年逝世,享年82岁。其艺术遗产通过弟子及文献得以保存,成为清代篆刻史不可或缺的一页‌。

  注:本文综合史料与艺术评述,完整呈现王尔度的生平脉络与艺术全貌。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