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丁敬的个人简介如下:
姓名:丁敬
字:敬身
号:钝丁、砚林(也有说法称此为他的字),别号包括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
出生时间:1695年(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
逝世时间:1765年(高宗乾隆三十年),享年七十一岁
籍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人
丁敬出身贫苦,但生性耿介。
乾隆元年(1736年)举“博学鸿词”科,但他并未赴任,而是选择在江干市肆酿酒为生,以布衣自乐。
晚年家道衰落,贫困交加,但他仍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
他一生清贫,性好金石,工篆刻,家富收藏,曾搜访石刻,著成《武林金石录》。
丁敬是浙派篆刻的创始人,与蒋仁、黄易、奚冈等并称“西泠八家”,且为“西泠八大家”之首。
他在篆刻艺术上独树一帜,篆法、章法、刀法三方面都有自己独创性的建树。尤其是刀法,他从魏植、朱简的“碎刀法”获得启发,每一线条的篆刻都由多次提按起落的切刀来完成,增强了起伏顿挫的节奏,使笔密具有“屋漏痕”式的凝练。这种切刀法规范成为其后篆刻艺术主要的运刀方法之一,同时也构成了浙派篆刻的特有技法。
丁敬的篆刻作品以雄健古朴为宗,一扫工细妍媚的时风,创造了平正朴茂、维健古逸且刀法斑驳的风格。他的篆刻力迫秦汉,博取明人,以缪篆式的俗体字入印,并以切刀碎刻的技法追求线条的古折,直中有曲,挺中带涩,既增加了统一中的变化,又强化了金石趣味。
他一变文彭、何震以来作边践先书后刻的方法,径直刊刻,开启了在印章边中体现抽趣与碎味的先河。
除篆刻外,丁敬的字画也自成一派。他的诗作也颇有造诣,最工长篇,与金农友善,常相唱和。
丁敬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龙泓山馆诗钞》等,另有《武林金石录》传世。
他的篆刻作品和艺术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篆刻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印谱被海内奉为圭臬,连日本名士也争相高价购买。
综上所述,丁敬是一位清代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在篆刻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