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篆体字杂谈 >

篆刻家沈凤的个人简介

时间:2025-01-09 10:51:25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沈凤(1685—1755),字凡民,一字补萝,号谦斋、补萝外史、飘溟、樊溟、凡翁、桐君、芙蓉江上渔郎等,江苏江阴华墅(今华士镇)人。他是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及古董鉴赏家,为“四凤派”代表人物之一。沈凤一生痴迷于金石印学,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生平简介

  沈凤出生于1685年,自幼家境贫寒。十六岁时,家中遭遇火灾,房屋尽毁,生活陷入困顿。然而,他自幼喜好篆刻,好古嗜古,年少时常到家乡江阴的延陵季子之碑旁,观摩学习碑上孔子所书的十个古篆大字,遇到石材无论质地佳劣,取来就刻。这种对金石文字的热爱,成为他日后艺术生涯的起点。

  十九岁时,沈凤有幸拜入号称书法冠海内的王澍门下。王澍(1668—1743),江苏金坛人,字蒻林,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别号竹云。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入翰林,官至吏部员外郎。因书法精通,康熙时被任命为五经篆文馆总裁官。其时,王澍在淮安程从龙家坐馆,沈凤伴侍左右。程从龙富甲一方,精于鉴赏,好藏古玺印、碑刻等金石文献,有《程荔江印谱》《师意斋秦汉印谱》刊于世。在程从龙宅,沈凤得以纵观众多商周彝器、秦汉古印及战国玉玺,眼界大开,并临摹许多晋唐书画真迹,又获得王澍书法真传,所以业精而学博,尤其在金石篆刻上,古丽精峭,有李斯秦篆之风。

  沈凤游历四方,嗜古成癖,遇有古刻必定摹拓而归。他勤于篆刻,刻印数量非常多,名披大江南北,印作在公卿间流传。他得王澍资助,有《谦斋印谱》行世,当代名公多为之序跋题咏。王澍为沈凤《谦斋印谱》撰序称其“上自《岣嵝》《石鼓》,下迄《泰山》《琅琊》《芝罘》《会稽》及一切金石刻,指画如掌”,并称沈凤的篆刻造诣“无所用意,应手虚落,自然入古”,得益于他的见多识广,“盖凡民信可谓取精多而用物宏者”。

  沈凤的篆刻艺术既宗秦汉古法,又开创一代新风。他的印风苍劲浑穆,印文体式丰富,布局灵活多变,深受众多书画家喜爱。清代书法家王澍称“知凡民者如麻列,索刻者相属于道”。清文渊阁大学士高斌称沈凤“镌法遒劲,已臻神化,有古钗脚、屋漏痕之妙”。

  除了篆刻,沈凤还兼善书画,自谓“生平篆刻第一,画次之,字又次之”。他的画作多乾笔,曾临倪瓒小幅,鉴者莫辨。袁枚极重之,随园联额皆其手书。沈凤的传世画迹有仿倪云林《平林远岫图》《题李晴江梅花卷》等。

  沈凤晚年于金陵养病,与隐居随园的袁枚交好,乃随园座上客。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辞官后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主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其时,袁枚与沈凤及名列扬州八怪的李方膺关系十分密切,被白下当地人称为“三君”。他们一起经常结伴出游,观者称之为“三仙出洞”。

  乾隆十六年(1751),沈凤以年近古稀告归。乾隆二十年(1755),沈凤卒,享年71岁,葬于江宁县南门外汤家洼。袁枚撰《补萝先生墓志銘》,又撰《哭沈补萝》诗:“谁云遗墨千年贵,我是同时得已难”“最晚逢君偏早别,泪痕空洒白杨枝”。沈凤逝后,袁枚年年为沈凤祭扫,长达四十年之久。

  二、艺术成就

  沈凤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篆刻方面。他的篆刻作品数量众多,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篆刻风格

  沈凤的篆刻作品刀法纵横,上追秦汉,旁及明清流派,及诸家之长于一身。他的印章刀法苍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布局灵活多变,既有秦汉古印的质朴浑厚,又有明清印人的清新雅致。他的篆刻作品在当时就深受书画家们的喜爱和推崇。

  代表作品

  沈凤的代表作品有《谦斋印谱》等。《谦斋印谱》共收入85方印作,篆刻技术精湛。印谱中既有白文印的朴厚醇真,又有朱文印的古峭奇奥。沈凤的白文印主要以取法汉印为主,篆法上主要采用缪篆,刀法则以冲刀为主,以切刀辅之,印文的章法参汉代的官私印,当然也受到清初期程邃的影响。朱文印在沈凤的印谱中虽不多见,但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

  艺术影响

  沈凤的篆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篆刻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被后世篆刻家们广泛学习和借鉴。他的篆刻风格独特,技艺精湛,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政治生涯

  虽然沈凤的主要成就在艺术领域,但他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清雍正十三年(1735),沈凤以国学生效力江南河道总督府,及后又署江宁南捕通判、徽州同知,再历任宣城、灵璧、舒城、旌德、盱眙、泾县、建德七县令十余载,所至政绩日懋,宦途全始全终。

  其中,宣城、灵璧、舒城、建德、盱眙、泾县等地,现分别隶属于安徽省和江苏省。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灵璧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舒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盱眙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南部,泾县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西部。

  沈凤在这些地方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多有善政,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政治生涯虽然不如他的艺术生涯那样辉煌,但也为他的艺术生涯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

  沈凤是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及古董鉴赏家,为“四凤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痴迷于金石印学,艺术成就卓越,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篆刻作品风格独特,技艺精湛,为清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沈凤的一生是艺术和政治双重成就的一生,他的事迹和艺术作品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