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篆体字知识 >

学习小篆有这么多好处?我不允许你还不知道!

时间:2023-09-11 23:42:10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许多书法家都特别推崇练习篆书,就拿离咱们较近的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来说吧。

他曾经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前著名的书法家、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也曾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裸体模特的画家。

但是我们今天不谈弘一法师的其他艺术思想,仅仅来说说弘一法师作为书法高僧的书法艺术思想,尤其是他所提及的篆书。

在书法方面,弘一法师曾提到过篆书对练书法的重要性,即:学书法必须从篆书入手 。

弘一法师解释了有三点原因:其一,学好篆书,汉字就不只是一种符号,通过篆书,我们可以了解汉字的字源及背后的文化意味;

其二,很多人经常就写错字,更有甚者提笔忘字,学会了篆书就可以避免很多书写上的错误;

其三,篆书是后来的隶书、楷书、行书的基础,篆书是这些字体的根本。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而诞生于其中的书法艺术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数种艺术形态。

汉字也由最初的原始象形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化,逐渐符号化,虽然失去了原始复杂的象形意味,但简化的汉字也促进了后来的文化传播。

但是,汉字文化发展到近现代,简化的汉字非但没能促进我们文化的发展,反而由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汉字差点被废除。

虽然后来汉字并没有被废除,但是由于现今电子产品的普及,书写次数的减少,好多人都提笔忘字,汉字在现代社会又面临了新的书写“危机”。

练习篆书恰好能够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深入学习篆书之后,不但不会提笔忘字,还能知道这个字为啥是这样写,进而从文化源头上理解造字之法。

有些人可能就想问了:我学习篆书的话,到底学习哪一种?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一般指的是周朝时期的文字。

广义来说,甲骨文和金文都属于大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不同的国家在周文字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不同的文字,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各种大篆。

而小篆就是“秦篆”,这里仅推荐大家练习小篆,其他的字体都略显“生僻”。

从小篆再往下分,还有玉筋篆、铁线篆等书写风格。

学习小篆的话选帖是比较容易的,比如说《谦卦碑》《峄山碑》《会稽山石刻》《袁安碑、袁敞碑》等著名碑帖。

但是临习起来就不容易了,难就难在,其笔法不易掌握,如果是初次临习建议跟着老师学习,容易快速上手,少走弯路。

同时也是为了造福各位热爱篆书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止山铁线篆特别推荐附带教辅视频的铁线篆版《千字文》字帖,让您学习小篆直接“一步到位”。

有些朋友可能疑惑为什么首先学习《千字文》,还是铁线篆版本的。

这可就得首先说说《千字文》的来头了。

它的来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了教导皇子们学习书法。

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让周兴嗣把这些无序的拓片编辑而成的一篇韵文。

最初版本的《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和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早期优秀的蒙学教材,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因此一直流传了1400多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隋唐以后,许多书法家在初学的时候,也都把前辈们写的千字文,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其次,临习铁线篆版《千字文》,在抄读之间,恬静平和,如乎禅定,不仅提升气质,同时也是一场与古人的对话。

而铁线篆作为小篆的一种,笔法婉转流畅,如线如铁,字里行间贯穿着书写者的气质,字与字间又凝聚着古人的思想智慧。

描摹版的字帖,更易让初学者掌握字的结构,领悟均衡的布白,在较短时间内领会其“精神”!

学好铁线篆,你会惊喜的发现,我们用铁线篆感触经典,能感触到的不仅仅是文学、书法的经典。

你就像获得了一套能感触更高生命维次的神经系统,通过修学这套系统,触类旁通,能感触敦煌、永乐宫线条的灵动与恢弘;能感触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能感触高山流水、渔舟晚唱;还能感触空山古寺、念力梵音。

这套系统会造就我们不同于常人的清净心,通过感触一切美好经典和我们的古圣先贤对话。

也许,我们穷其一生,也都是在山腰跋涉的人。

但是,我们相信,道力所限,愿力为开。

我们仰止高山,不是知难而止,而是心向往之,止于自己的高山之巅!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