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篆体字知识 >

〔人文〕小篆,中国汉字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时间:2023-09-12 05:29:48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原标题:汉字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文字学著作《小篆字认读举隅》自序

小篆是中国汉字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祖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上喜爱小篆的人日趋增多,欣赏小篆、研习小篆、进而书写小篆,已在海内外形成了浓厚的风气。为了推动这一学术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帮助喜爱小篆的人们更好地研读、练写小篆字,我在多年钻研古文字的基础上,编写了《小篆字认读举隅》这一读本。

这一读本,是以目前保留小篆字最为完好的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从其所收九千多小篆字中,主要选取了与甲骨文、金文等形义解说不尽契合以及有必要进一步训释的一部分字,外加个把《说文》失收字,总计1117个,对其从音、形、义诸方面逐一作了解说。通过深入解析这些选字,即可打下认读小篆字的坚定基础,有助于系统掌握小篆字。对这些字的解说,除参照《说文》本身的解析及段玉裁等前人的笺注外,还利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考释其初构,揭示其朔义;与此同时,匡正《说文》及前人解析之误,以利更深刻地认读其字。

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小篆仅为古文字发展长河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据考古发掘可知,远在距今七、八千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出土的彩陶器上即已发现十余种刻划符号。学术界认为,这当是我国文字的雏形,亦即最早的我国文字。此前,在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一千多年的仰韶半坡文化中,与此基本相同的刻划符号即早被发现。

从这种具有文字雏形性质的刻划符号开始,到大汶口陵阳河文化的早期文字(据今约五千年左右),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这一成熟的汉字体系基本形成,大约经过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程。从距今三千六百多年的殷商甲骨文再经过商周金文、籀文及六国古文等不同阶段,直到周、秦之交,中国成熟、完善的汉字体系才完全形成。

在这一完善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像大汶口文化中的早期文字, 流传下来只有 (旦)等个别字,而殷商甲骨文(包括少量金文),却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最有系统的中国汉字。

因此,如果把迄今可见的具有完善体系的甲骨文权作中国汉字总源头的话,那么,稍后出现的周代金文,当是中国汉字发展长河中的次源头。在汉字由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的过程中,其字形都程度不同地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而没有沿着远古刻画文字的初路发展下来。

(据彝族学者研究,彝文系直承远古刻画文字而来。)因此可以说,由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等构成的古文字以及由此演变而成的今文字,均当属于中国特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由这一形体所决定,中国汉字从性质上说,即可称为表意文字。明确中国汉字这一基本性质,对我们今天从音、形、义诸方面认读小篆字,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篆和甲骨文、金文既是一脉相承的古文字,故欲准确认读小篆字,就必须追本穷源,远溯甲、金文。而对撰写解析小篆字最具权威性著作《说文解字》的东汉人许慎来说,由于历史发展阶段所限,当时所能见到的甲、金文及籀文、古文甚少,对后来方陆续大量出土的古文字多未见到,因而在解析小篆字时,就无法避免地出现了诸多不确甚至谬误之处。因此,为了寻绎小篆字形流变轨迹,匡正《说文》解说之误,征引甲骨文、金文甚或六国古文等,则成为小篆字认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里,不妨先看看以甲骨文匡正《说文》释字之误现象。就拿昔字来说,甲骨文写作昔、等,其中 象洪水形,故昔字本义为远古洪水泛滥之日,引申为从前、过去。而小篆将甲文昔讹变为 形,许氏视 为“残肉”,故误释昔为“乾肉也。从残肉,日以晞之”。许之所释,与昔之造字本旨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再如畏,《说文》释为“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而甲骨文畏写作畏,象鬼持(棍棒)欲击之形,会畏惧之意。其字与虎根本无涉,何来虎爪之形?又如人们熟识的龙字,甲骨文写作龙、 等形,像头上长有肉冠、张着大口的软体动物。而《说文》据小篆讹变字形,谓龙“从肉”、“童省声”,将一典型的象形字生生肢解为形声字。像这样的误释现象,在《说文》中俯拾即是。如能细读本书,即可走出许释迷津。

以金文为据,亦可廓清《说文》释字之误。如侃字,小篆写作侃,《说文》释为“刚直”,并谓从川。而金文写作 、 等,所从人口与小篆同,而彡与川有别。彡读作shān,《说文》谓“毛饰画文也”。林义光先生指出:“侃者衎之古文,和乐也。和乐之言有文饰,故从人口彡。”这就是说,侃本指和乐,而非刚直。侃因在汉以后相继出现了误用现象,故其误相沿至今。

再如孔字,许氏在其构字、训释上所编织的迷团,非金文莫解。《说文》谓孔为“通也。从乙从子,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其实,金文孔写作孔、 等。所从C 象乳形,孔字从子从C ,即象小儿食乳之形,表乳穴之意,而非许氏所说的从子从乙(读yà,指玄鸟)。以金文是正此类误释者尚夥,阅读本书,即可知之。

籀文、古文《说文》所收较少(籀文二百多个,古文五百余字),却仍可资以正误。如困之古文、坐之古文,之古文、开之古文等,都可匡正对应小篆字形、义之误。

在正确认读小篆字的过程中,除采用追本溯源法之外,解析“形衍孳乳字”也是重要方法之一。形衍孳乳字是文字学研究中从未提及的一个问题。这类字是将古文字的独立字或构字部件经形体讹变,使其形、义发生根本变化,从而产生的与原字截然不同的另一新字。

如由甲骨文演变而成的卪(或作卩)就是典型的形衍孳乳字。读作jié,为跽跪之人形,在甲文中用与人同。而在小篆中,却失却此字之形义,《说文》将其变作释为“瑞信”的卩,使其成为与毫无形义联系的另一新字。如此一来,小篆中从卩之字如邑、即、令、印等,都无法确定其构字朔义。再如禸、夢、需、堇等都属形衍孳乳字,阅读本书,即知其构成之原委。

小篆字除从其形义方面正确认读外,还必须重视字音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而语音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突破其物质外壳,读准字音,才能正确认识文字这一符号,也才能全面掌握一个字的形义。而要弄清小篆字的读音,往往涉及古汉语音韵学方面的诸多知识。诸如反切、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以及阴阳对转、旁转、双声叠韵等音韵学知识,如不能熟练掌握,就无法读准字音,无法弄清变读及形声等读音现象,因而也就难以弄清其字义。

系统解析小篆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由于成书之际的东汉中期还没有反切注音法(反切开始应用约在东汉末年),故许君在其著作中,只以“读若”、“读与某同”等方法为字拟音。《说文》所附切音,系南唐入宋之人徐铉所加,故与汉人读音多不相符,亦与今人读音多有不谐。只有以古音韵学知识为纽带,贯通古今读音,方可弄清小篆字读音。

兹举数例,简要说明之。如《说文》所收畗(今通作畐),既可作逼之声符(同类字有鲾、愊、煏、湢等),又可作福之声符(同类字如幅、辐、蝠、副等)。畐在逼类字中声母为重唇音b,为上古读音;而在福类字中声母为轻唇音f, 系中古之变读音。后世畐之重唇音和轻唇音读法被同时保留了下来,故其作逼、福两类字声符时,即有轻重唇不同读法。

又如犮因重唇音和所变轻唇音之不同,在拔类字(为跋、魃等)和祓类字(如韨、绂等)中,声母也有b和f两种读法。如不掌握清人钱大昕“古无轻唇音”说,上述轻唇字读音变化之原由,就不易弄明白。掌握了这一古语音现象,如三皇之首的伏羲何以又写作宓羲、庖犠等之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以树字为例,看看了解古音韵学知识的重要性。树《说文》谓“从木、尌声”,看似明确,其实要彻底弄清其形、音、义,还得颇费周折。罗振玉指出:“树与尌当是一字”,而树实为尌之后起字。《说文》所存籀文树即写作,这是从甲骨文 形演变而来的写法。甲骨文树所从象古农具耒形,木为苗木,二部件组合即会以耒锸地种植意。

至于构字部件,系豆字,是为树标音,并非表意形符。而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误判其为意符,谓“豆柄直,亦有直立之义”;徐中舒先生所编《甲骨文字典》因失察,亦谓“疑以豆器直立之形会树立之意”,与段氏犯了同样的错误。要弄清这些文字学家所释之误,就得看钱大昕“古无舌上音”说。以钱氏此说为据,则知上古本无zh、ch、sh音,因而树之声母上古并不读sh,而读与豆同,均为舌头音,故树当为从木、从耒、豆声的形声字,而非纯粹的会意字。这和汉代以后盛食物器皿豆因同母双声而被假借为农作物菽,是完全相同的读音现象。最后,再摘要说说敦字读音。敦用敦厚之常用义时,读作dūn,此为人们所熟知。

而随着意义的引申借用,敦之读音往往也随之变化。如《诗经·邶风·北门》中诗句“王事敦我”之敦,古注释为“投掷”,意谓官府将差事摊派给我,逼着我做。在这种用法中,敦读为duī,将敦之原阳声韵变为阴声韵。此即古韵中的阴阳对转。敦如借用为盛黍稷的圆形器皿时,又读作duì,仍属阴阳对转现象。敦如通假于屯,表示驻扎意时,敦则读为tún。变读后的t与原声母d同属舌头音(即舌尖中音),只不过由原来的不送气音变为送气音罢了。此即古人读音中所说的“一声之转”, 亦即唐兰先生在其《中国文字学》中所说的“声母转读”。小篆字中涉及到的古音韵学知识比比皆是,编写本书时,根据需要尽可能地作了相应的解读,在此不再赘述。

编写这一读本的过程中,曾参考了诸多古文字学家的各种著作。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是我撷取甲骨文知识的主要著作,另外,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及其他有关甲骨文字典、书刊,也为我在利用甲骨文正形释义方面提供了参考。陈初生先生的《金文常用字典》,为我涉猎金文知识提供了方便。王力先生和胡安顺等人各自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知识教程》,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知识千问》等,都为我从音、形、义诸方面正确认读小篆字,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至于翻检旧版《辞海》及有选择地采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观点,更是经常性的工作。参阅资料尚夥,恕不覙缕,可详见书后“参考书目”部分。尽管参考了如此之多的书刊专著,但由于本人学力不逮,书中难免存在不少不当甚至谬误之处。尤其是运用古音韵知识正音训字、说明古语音现象,定会多有乖谬。所有这些不足和失误,尚祈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擿偏匡误。

而就这么不很成熟的东西,近年来,几乎倾注了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确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最后,欲以一幅自拟联语描摹我近年来生活之概,亦权作这篇“引言”的结束语。联曰:覈甲骨正鼎彝小篆形中寻逸趣;探源头披流派仓颉篇里度馀阴。

作者:曹宏济(甘肃天水人)

备注: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说明:该书是当代研究小篆及古文字学方面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全国各地若有本领域研究专家、学者,或古文字学爱好者预购此书,请与本平台留言联系!

编发:@读书与人生?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