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书法多年,提到“大篆”,很多人概念模糊,是与小篆对应的称呼?称呼由何而来?都有怎样的表现形式?下面就聊聊这个话题。
1.大篆到底是什么?从广义上来说大篆是一个统称,区别于秦始皇登基以后的统一文字——小篆,它包含商周铭(金)文、刻石(亦有玉器如“候马盟书”者)、简牍帛书、乃至甲骨文。
以时间划分“大篆”、“小篆”,只是言说方便,但内涵并不准确。秦统一后大量使用先秦文字,先秦简牍帛书中也大量存在“隶书”、“草书”,如果将这些文字笼统定义为“小篆”、“大篆”,就没有说服力。
狭义的大篆在书法中应用较多,主要指商周青铜铭文,有人将存疑作品《石鼓文》算作大篆,也无可厚非。又因古人把制造青铜器的原材料称为“金”,故近人又将狭义的大篆直接称为“金文”,传周宣王时史籀首书《史籀篇》,故又称“籀书”,与小篆(唐·张怀瓘《书断》卷上“小篆”:“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皆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合称“篆籀”。
2.大篆(金文)的表现形式大篆的主要载体为青铜器,制作工艺分为“铸”、“刻”、“金错”与“墨书”。
“铸”是将金属熔化后浇入刻有文字的范模中制造器皿,铸铭主要分为两种,有凹进去的“阴铭”与突出的“阳铭”,绝大多数金文都为“阴铭”。
“刻”即将铸成的器皿内外以刻具作铭,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器铭即为刻铭。
“金错”是指将金丝镶嵌在刻好的铭文中或用液态金涂画的作铭方式,分别称“镶嵌法”、“涂画法”或“鎏金”。
“墨书”即用墨书写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存世量较少。
这就是大篆的最基础知识与表现形式。
更多好文,科学学书法。关注中书汇书法学苑微信公众号。zshsf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