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字作品 | 篆体字知识 | 加入收藏 篆体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体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体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体字网 > 篆体字知识 >

字无常形,要在权变,取势变化和篆隶结构有关,举例如何取势

时间:2023-09-12 02:26:08 编辑:篆字君 来源:篆体字网

L3-21 变换取势2

继续上一课。

听见过"起伏"这个词吗?"起伏"在书法古籍中经常出现。它形容线条就是有高有低,用于手腕就是"起倒"。当你摇腕的时候,笔心一起一倒,写出来的线条就有起伏。

《玉堂禁经》两次讲到"起伏",一次是:"又有用笔腕下起伏之法,用则有势,字无常形。"这句话是"九用"的纲领,"九用"关键就是用腕。"用则有势,字无常形",是说用腕就有势,写出来的字形就有变化。

《玉堂禁经》最后总结时又讲到"起伏":"起伏失势,岂止于散水、烈火?其要在权变。"为什么懂得用散水、烈火这些笔势,还被批评为"起伏失势"?因为"其要在权变",不懂得变换只是死套笔势,成了僵化的公式,千人一面,当然不好。

所以这两句话的要点,就是这八个字,"字无常形","要在权变"。

对于取势来说,现在又上了一步了,或者说更难一点了。

本来以为书法就是写字,依照笔顺就可以,学过二级课程,以为套笔势就是高手,现在才知道,用笔势还要会变化。你想如果所有的人、所有的作品,取势都是一样的,那不又等于于一种印刷体,打印出来就是书法作品了。但套笔势比较容易,要有变化就难多了。

2.3起

上次讲"闻鸡起舞"取势,第三个字是"起"。

"起"字左边是"走",右旁是"巳"。这个字对于听过二级课程的人来说,套用笔势应该没有问题。"走"第一势"土",奋笔势,也有人先写竖的,那就是竖笔势。下面是三牵绾。"巳"由奋笔势和鸟雏势所组成。现在的问题是请你取势变个样,字无常形,有没有第二种、甚至第三种样子,这事马上就犯难了。我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我上次说过,欲求大圈的变化,可以看看篆隶的写法。

这是青铜器铭文中的"走"字,上面不是"土",而是一个奔跑的人。

你看这个人正在努力挥动两个手臂,就是运动员那个姿势。

秦始皇时整理小篆,变成这样,注意上面那个脑袋,写得很歪。后世隶书、真书,就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

"走"字上面奔跑的人,大致变形为三种:一是变成了"大"字,戈法化势。二是舍不得运动员的头,所以写成"夭"或"犬",这还是戈法化势。三是把线条全部拉直,"大"字就变成了"土"字。两个脚现在变成了一直线,这是一字马功夫,完全没有奔跑的形象,其实跟泥土一点关系都没有。

"走"字下面的三牵绾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止"字的变形,本来是人脚的象形。人脚有五个脚趾,在古文中通常用"三"表示多。所以简化一下,就是这个字,脚趾只画三个就够了。再往后又简化了,金文、小篆中变成了这样,很显然,这是书写草率所形成的,取其简便。

隶书中就出现了三种情况:单独写就是"止"。作为偏旁,会变出三牵绾这个笔势。再要快点,把竖横都缩短为点,变成两点一捺。

至于"走"字右旁的"巳"的取势,刚才讲过,是奋笔势和鸟雏势,

如果带趯就是虿毒势,但写"起"字通常无须写一趯。鸟雏势本身是竖横用圆弧连接,如果拆开,不连接,那就是竖横两笔,竖笔势。还有人写成竖加点,便成倚人势。

前面我们把"起"字分为四个笔势,这是最基本的分法。

现在我们的选择多了,其中三个笔势有多种变化。如果你数学好,你可以算算有多少种搭配。其中有一些搭配在古代书法作品中是常见的。

如柳公权《神策军碑》中的"走"字,

上面写了个"大",戈法化势,下面是三牵绾。

他的另一个作品《玄秘塔》,"起"字的"走"也是这样写的。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起"字,"走"字旁先写了一个"犬",下面是三牵绾。

"犬"也是戈法化势,或者说是戈法倒笔书,我在二级课程34课中讲解过。

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起"字,起手有一撇。

看上去是个"夭"字,这也是戈法化势。现在你能理解了吧?他们的写法都是有根据的。

这是颜真卿《多宝塔碑》,"起"字的"走"有两种取势:左边这一个"走",上面是"土",下面是三牵绾。

右边这个三牵绾变成了两点一捺。

请各位注意,这时候"走"字的取势分法不同了:上面取十字势,省出一横和下面的两点一捺组成了"之"字形,这就是衮笔势。

传为张即之《杜甫诗》,"走"的取势也是这样。

衮笔势中间两点,现在看的很清楚。

这是王羲之《金刚经》"趣"字,

可以清晰地看到笔势的分法。"走"上面是十字势,下面类似于走之旁,这是衮笔势。

这种两点一捺的取势,在书法作品中相当普遍,我这里可以举出一连串的例子,从王羲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一直到我们熟悉的《阴符经》,"走"都是分为十字势和衮笔势。

衮笔势中间两点,可以分写,也可以连写。王羲之《黄庭经》、欧阳询《九成宫》是分写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和《阴符经》是连写的。

这是"越"字,

也有"走"字旁,取势和刚才的"起"字一样。

"起"字右旁的"巳",《阴符经》的写法,

应该是先写一竖,然后移位写三横,也就是竖笔势三开,移位一次。

"巳"也可以取奋笔势加倚人势。

如王羲之《黄庭经》中的"起"字,右旁的"巳",就是这样取势的。

欧阳询《张翰帖》中有一个"起"字,看起来有点怪。其实右旁的"巳",跟王羲之取势一样,只不过拉长了一点而已。欧阳询这个"起"的四个笔势,十字势、衮笔势、奋笔势和倚人势,还是非常清楚的。

2.4舞

"闻鸡起舞"最后一个字,"舞"。

"舞"字有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是"无"的简省,省去了四个点,下面是"舛"。

"舞"字最早和"无"是同一个字,

这个字中间是"人",左右手各提着一样东西,这东西究竟是什么,至今未能确定。后来两个字分开,分别表示一个意思:"无"字下面加了两个脚,表示跳舞的"舞"。没有两个脚的,就是有无的"无"。我们现在写的"舞"字,下面的"舛",其实就是两个"止"字,舞者的左脚和右脚。

先来看看"无"的取势。

第一势撇横,瞑人势。剩下这一堆横竖笔画怎么办?不用依照着笔顺去写,应该分成两个笔势,两个横笔组成奋笔势,四个竖笔组成竖笔势。

汉代蔡邕讲过一句话:"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有势不要停下来,势完了不可阻止。在书写时,顺势而行是一个基本原则。

如"无"字的取势,

瞑人势是第二笔是横势,所以接下来写横势比较好,这就是顺势而行。如果接下来先写竖笔势,就不如横势那样顺。除非只剩下一个竖笔势,那没办法,只好改变行势的方向。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无"字,

这是行书,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取势。第一势没用瞑人势,而是一个三开竖笔势。然后四个竖笔组成第二个竖笔势,三开半。下面加一个连波势,整个字就完成了。这个写法完全可以搬到真书中的。

现在我们取势变化比较多了, "舞"字上半可以参考"无"。你看这三个"无"字,都是真书,但第一势都不相同。也就是说,这样已经可以写出三种字形。

顺便提醒一下,这三个"无"下面四点的取势也是不一样的,

临帖时看笔势,要练习一眼就看出来,这样下笔才有把握。

至于"舞"字下面的"舛",左边是飞带势,很明显。

颜真卿把飞带势的一点写得有点长,学篆书。右边横竖横竖,可认为是一个奋笔势。

要注意,这第一竖是可以省略的,如《阴符经》两个"既"字,

一个有这一小竖,另一个就没有。

也就是说,奋笔势两开可以写成多种形状。一种是把竖笔移位,好像这一个。

另一种只写横横竖,也是可以的,其实是把中间的竖笔当做飞度的虚笔处理了。

唐《兖公颂》"舞"字,就有这种取势。

故宫博物院藏张即之真书《双松图歌》的"舞"字,

最后一势也只有两横一竖。

苏东坡写"舞",

经常最后加上一点,既是补空,又是补笔。书法中经常用搬移点画位置的手法,草书尤为常见。

简言之:

· 取势变化,往往和篆隶结构有关。

· 懂得文字演变,可以帮助理解笔势变化。

· 书法字典提供了很多变换笔势的实例。

篆隶本身不讲使转,但真行草书的使转不是凭空而来的,现在读过中小学的人,只是认识了一批字。而这些字怎么来的,本义是什么,如何演变,都很茫然,创作时就缺乏变换的知识。

好在近代出版了很多书法字典,网上也有,

查阅起来非常快捷方便。普通字典是解释字义的,书法字典是提供字形的。

但你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晋唐以前的作品比较严谨可靠,越到后来字形变化越大,有些人是乱写,毫无根据,只求痛快,你使用时要小心。

谢谢。

本节要点

· 字无常形,要在权变。

· ""字取势的变化。

· "舞"字取势的变化。

复习思考:

· 运用这两堂课所讲的变换取势知识,把"闻鸡起舞"这四个字写出三种不同的字形。(提示:未必每个字都有三种,只要其中几个字有变化就可以。)

· "春暖花开"这句话,你能写出两种不同取势的字形吗?

Copyright:2021-2023 篆体字转换器 www.dddt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